第三百一十二章接连取胜 (第2/2页)
不过梁安立马开始解释了起来。
“这就好比刚才的问题,这四个杯子里面放着红果子,代表的是兔子的数量,而这代表的是鸡的数量。
他们总和是如此。而他们的计算方法也由此而来,你们看这样……”
随即梁安就给他们演示了一下,二元二次方程的神奇。
等到梁安讲解完毕,所有人呆呆愣愣的看着梁安。
“妙,真是妙啊。”
有一个人突然出言,拍着手称那梁安这解题的方法而梁安同一个县城来到公子却是在那里开开心心的说着。
“怎么样?我们县城来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了吧,这就是真学问。”
这一下子众人服气,不能在生事端只得做罢,让梁安进行第二场考试。
而第二场考试,梁安根本就没有想到居然会碰上,更是让她意想不到的生熟鸡蛋。
不用水煮火烤做出鸡蛋生熟蛋。
说生又熟,说熟吧又是生的。
我的乖乖,这个没有看错吧?
居然他们能想到生熟鸡蛋的问题?
不过梁也没有在意什么,要过一枚鸡蛋,然后要了一把小刀,在房间当中蜡烛上不住的灼烧着,等到烧了一会儿之后,梁安牛过头来说着。
“好像有点儿问题。”
梁安这一句话像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一般不住的出言劝阻着。
“算了,你就不要再做这生熟蛋了,这题可是千古难题,根本就没有人完成过,你难道以为你能够做出来吗?”
梁安却是没有搭理他们,反而是看着上官姑娘。
“不知姑娘能否为我端一个火盆,这个蜡烛的火苗温度太低了,我需要温度高的火盆。”
“自无不可。”
上官姑娘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很快的就有一个侍女端来了一个火盆。
梁安很自然的将刀放在火盆当中,然后就在旁边看着上官姑娘询问一下。
“上官姑娘,不知我能否解答第三题,也节省一点时间,不然的话,等到这个生熟蛋做出来。又浪费时间了。”
上官婉儿还没有说什么,确实有人急忙在那里说着。
“这怎么行?问题不都是一个接一个解答的,谁知道你把第三题解答了,要是第二题解答不了,你就说你完成了下一个题要去做第四个题该当如何?”
有人出言反驳梁安,梁安点头承认。
“好吧,既然你们如此,那我就等一等。诸位可不要说我耽搁你们的时间啊。”
很快的,在火盆当中的小刀就被烧的刀刃通红,然后梁安想都没想就拿起那把刀来到鸡蛋旁边,慢慢的切了下去。
很快的刀从鸡蛋的上侧切到了下侧,然后梁安将到往旁边一放。
“好了,生熟蛋我做好了,上官姑娘请看。”
虽然梁安让上官姑娘看,不停众人都立马围过去,一看不由得哈哈一笑。
“这不会是将鸡蛋都烫熟了吧?你看这个切开的地方,鸡蛋都熟了。”
只是他们这样说的,梁安却是随意的拿着旁边的刀,一敲鸡蛋,哗啦一声,鸡蛋碎裂,蛋清蛋白流了一地。
这一次众人不由得啧啧称奇。
“原来生熟蛋可以如此去做,真是让我们意想不到啊。”
“兄台大才,居然破解了难题生熟蛋。”
梁安又一次展示了他超凡的才能,然后没有搭理众人又去看着第三题。
不过第三题一出,梁安差点一口口水吐出来。
本来梁安为了展现高姿态,在做完一道题为了显示自己的派头的时候拿点茶喝了以后,只是这第三题出现。梁安不由的看了看四周。
看着众人都在那里议论纷纷,该如何解决这称杆称不出重量的物体如何称出到底多重?不由的婉儿一笑
曹冲称象都出来了,他们真是处心积虑想了不少的难题。
不过梁安却很是自得来到了厅堂当中一处用青石雕刻的鱼缸旁边就这样拿了一张纸就在旁边折起了东西。
而他这古怪的样子倒是让所有人一愣,等到梁安将叠好的小船放入水池之后,所有人一惊。
这公子倒是好巧的手,竟然折出了船?
梁安就指着这个船,开始讲解。
“诸位看到了吗?这就是称重的最简单的办法。只要将无法用成杆称出的物品放入这船上,这船你就会往下沉。”
说着梁安用一只指头往水下按了按船,然后就有一条水线,又加了一部分力气再出现一条水线,然后梁安就在这两处位置上坐下了标记。
第一处是原本的水平,第二处是最高的水平。只要再将物品取出来,用能够称重的东西向船上放,只要这船再沉到如此位置,将放上去的能够称重的物品挨个称,一称重不就能够得到我们无法称重物品的重量吗?
“妙!真是妙啊。”
所有人不住的在那里拍着手,看着梁安的志谋高深而这三题梁安轻而易举的解决,就连上官姑娘对梁安都不由得暗自点头。
不过梁安并没有让他们恭维自己多少,继续在那一对是女人手中接过写了第四道题的蒲扇。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这水池当中可能是多了一个入侵的小船,水中的鱼儿不住的攻击着小船,很快的就将小船打翻沉入水底。
梁安接过第四道,不由的摇了摇头,这倒是让众人一惊。
难道第四道题解决不了吗?
不过梁安却是随意的将第四道题交给上官姑娘。
“上官姑娘,这是以明月为题作诗,那在下就献丑了。”
随即一首《静夜思》又从梁安口中被背了出来。在梁安背完之后,上官姑娘重复了一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想到公子倒是好性情,只是离家如此之近,就低头思故乡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做作了。”
上官姑娘像是有意找梁安的麻烦,不过梁安却是呵呵一笑。
“上官姑娘,我这口音应该能听出来,我并不是上洛州的人吧,我原本老家在淮南道海州的,只是因为一些事情才来到上洛落户。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